Bob怎么样
你的位置:Bob怎么样 > 新闻动态 >

李志民上将肺部重伤,被民工丢下,求人藏身麻地,又一求助而逃回_敌人_老汉_进行


发布日期:2025-06-25 20:23    点击次数:200

1930年4月2日,红五军第一、三、四纵队从袁州出发,计划绕过湘赣边界后再北上,目标是江西的万载和铜鼓。然而,在行进过程中,当部队经过莲花县路口镇附近的一条山路时,突遭增援袁州的国民党朱耀华旅一部袭击。

接到报告后,红五军军部迅速下令特务大队进行阻击,等待增援部队赶到展开反击。党代表李志民与大队长谢嵩立刻带领队伍抢占有利高地,准备迎击敌人。虽然敌军兵力强大,迅速展开冲击,但我军特务大队依然顽强守住阵地,敌人不断冲击阵线,企图迂回至我军的侧后,形成前后夹击,将我军在行军途中歼灭,战斗异常激烈,伤亡不断增加。

李志民身处第一线,他一边用马枪射击敌人,一边指挥机枪排坚守阵地。机枪排长叶长庚指挥的机枪阵地也表现得异常坚韧,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下,机枪排冒着枪林弹雨,成功击退敌人几次冲击,稳住阵地。就在此时,李志民突然感到胸口一阵剧痛,他赶紧用左手捂住伤口,低头一看,右胸部的衣服破了,血液顺着衣服滴落,顺着手指缝渗出,滴在了草地上。

展开剩余76%

顿时,李志民感到头脑发昏,眼前一片模糊,意识到自己受伤,但大敌当前且身边还有五名重伤员,他依旧保持镇定,没有惊动任何人,继续指挥战斗,保护伤员。正在这时,背后传来了“杀”的喊声和枪响,李志民回头一看,后续部队终于赶到了,敌人开始撤退。听到敌人撤退的声音后,李志民的心头稍稍松了一口气,疼痛和昏眩感也随之加剧。

敌人最终未能顶住我方的反击,仓皇撤退,抛下了大量辎重。我军紧随其后,展开追击,几里地外缴获了大量战利品。战斗结束后,后续部队才发现奄奄一息的李志民与五名重伤员,他们迅速进行急救处理。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简陋,军医稀缺,护士们只能用棉花、纱布蘸上碘酒进行简单消毒,然后用绷带包扎伤口,最终将李志民送往后方医院。

由于伤口没有得到及时的全面处理,加上担架的颠簸,李志民胸部的血液开始不断渗出。部分血液进入支气管并在气管中凝成小块,李志民开始呛咳。医生后来告诉他,这种情况虽加剧了病情,但因为当时条件不允许进行胸腔手术,这些血块通过呛咳被排出,避免了气胸的发生,为后续抢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事实上这反而帮助了他的生还。

经过长时间的颠簸,担架队终于到达莲花县城。正当民工们在饭铺休息时,突然传来急促的枪声,国民党莲花靖卫团的士兵闯入街道,民工们听到枪声后四散逃跑。抬李志民的两名民工也不见了踪影,李志民只能从担架上艰难坐起,呼喊民工来帮忙。这时,两个普通百姓从饭铺里跑了出来,见到李志民重伤,毫不犹豫地将他搀扶着,带到饭铺后方的苎麻地里隐藏起来。

苎麻高过人头,李志民躺在地沟里,得以暂时避开敌人的视线。就在敌人逼近时,李志民咬紧牙关,眼泪不自觉地涌了出来,心中痛惜那些未能躲避的伤员。躺在苎麻地中,忍受着伤痛和饥渴,他盼望着天黑,以便寻找脱身之计。

天终于渐渐暗了下来,淅淅沥沥的小雨也开始下起来。由于莲花县曾短暂被红五军占领,靖卫团担心遭到游击队袭击,便匆忙撤离。当敌人远去后,李志民踉踉跄跄地走出苎麻地,敲开了当地一户人家的门。开门的是一位年约五十的老汉,李志民请求他带路去找县苏维埃政府。

老汉看清楚李志民是红军伤员后,告知他苏维埃政府已撤到城外十多里远。李志民有些愣住了,问是否能帮他带路。老汉沉默片刻后同意了,并开始扶着李志民走。一路上,老汉不断搀扶着他,直到到达一座山下时才停步,告诉李志民继续前行不远就能找到苏维埃政府。

李志民感激不已,掏出一块银元要给老汉,但老汉坚持不要,最终在李志民的再三坚持下,收下了银元。老汉回莲花城去,而李志民则继续向北行进。最终,他在县苏维埃的帮助下得以得到医治,恢复健康。

李志民在这段艰难的行程中深深体会到江西老百姓的热情和无私帮助,这份情谊他终生难忘。

发布于:天津市



Powered by Bob怎么样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